找到相关内容1708篇,用时6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境妙究竟——从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中看天台智顗对真理的论述

    佛陀令众生普成佛道的宗旨。经如此决了入妙,四种四谛已无粗、妙之分,皆是不可说、不可说了。智者论述的第四个种类的真理是谛境。谛指真实之理性的真谛之空和世间之世相的俗之有。有、无(空)之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相当激烈的。智者对此情况作了批评: 古今异执,各引证据,自保一文,不信余说。今谓不尔。夫经论异说,悉是如来善权方便,知根知欲,种种不同。 智者将不同的理论加以归纳,并结合自己的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1243447.html
  • 佛教辩证思维略析

    无常 3.因缘 4.中道 5. 6.圆融   在世界性几个大宗教中,佛教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具有哲学思辩的宗教,在佛教的哲学思辩中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或者说辩证法思想,它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之一,是佛教对...超越二元对立的无限认识过程的思想。中道观作为一种认识方法,对于打破绝对主义、防止思想僵化,具有重要意义。   四、谛论   如果说中道观的认识方法侧重于否定性思维,以破为主,那么理论则将否定...

    吕有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30338226.html
  • 三论宗的哲学思想

    进一步论证,有为法空,无为法亦空,我空,无我亦空,生死空,湼盘也空。既然一切皆空,那末森罗万象又怎样解释呢?他提出了真、俗“”说,阐述佛陀为那些无明覆盖的凡夫说法时,采用俗,承认世界和家生的真实...常识,而说有缘起的事物,把缘起和性空统一起来,这就是中道。所以,不离性空而有缘生的诸法;虽有缘起的诸法,也不碍於毕竟空的中道实相。为了阐明这一理论,三论宗更立有真俗、八不中道等学说。  1.说:...

    蔡惠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5067591.html
  • 三论宗初章义

    所以说有人主张三世一切法实无者,亦是不符合“初章义”。  这是三论宗的初章义说空有的意义。通过初章义可以认识到别宗以为定理,皆属于实有自性之范围。而三论宗所说的是相等缘起的假名,无有实在的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146700.html
  • 宋代涅槃学中的双游义——以孤山智圆为中心

    双游不成”。[9]在逐个评点诸说后,灌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:“今言双游者,生死具常、无常,涅槃亦尔。在下在高,双飞双息,即事而理,即理而事。即中,中即。非中而中,是则双游义成,雌雄亦成。事理...诠释双游时其实也强调了这点,此即其所说的“即中,中即,非中而中”。智圆对中道三的阐述则主要是通过对“为双游,中道为并息”的观点的批驳而展开的。所谓“为双游,中道为并息”的涵义是:...

    吴忠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0541435.html
  • 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

    了四谛和三法印的真理论。后来,部派佛教阐发了真、俗说,即出世间真理与世间真理的区分与关系的学说。随后,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进一步探寻一切事物的真实的、常住不变的本性——&...富有哲学意蕴。无常、无我、涅是佛教对人生宇宙的现实与理想的基本认识,构成为佛教真理的核心内涵。   、部派佛教的说   早期佛教着重阐说四谛,几乎不论及真、俗,仅在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三中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1162418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的中观思想

    、毕竟空”等一系列中观方面的思想,进而以诸法不离心,以心摄诸法的观点,从“一心中道汇释中观中道、以方便门论述真俗、以心境俱空汇释中观的毕竟空”三个方面,对《宗镜录》的中观思想作了考察,从而可以窥见延寿心宗思想与中观思想的交涉与融通。   关键词:《宗镜录》 中观 中道 毕竟空   前 言   中观思想主要以破执遣相、显现诸法离言无相的不二实相为宗。在古印度与法相唯识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5441494.html
  • 各家释“中”不同

    和合的无为法称为理(俗是事,真谛是理),如“无漏大王不在边地”即其事也,“无漏”是指声闻法的无漏道慧,是无烦恼的别称,此无漏清净道在三界中第一,故称大王。“不在边地”者,“边地”指欲界和无想天处,...若约理言中者,四谛中的苦集,是世间因果,集是烦恼之因,苦是由因所生之果,此因果之道理是因灭故无常,果续故不断,此不断不常,即是中道。  成实论明有三种中道,即俗中道,真谛中道,合明中道。此三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3565177.html
  • 中观因果论蠡测

    是迷的结果,此是世间杂染因果,是流转因果;道谛是悟的原因,灭谛是悟之结果,此是出世间清净因果,还灭因果。佛陀认为,既然"苦"是由因缘的累积"集"结而生的;此一因缘累积、集结之事实就必有被消...,四圣谛之法。"[30]这样,是断灭以为空。中观佛法的"空"是:  诸佛依,为众生说法;一以世俗,二第一义。若人不能知,分别于;则于深佛法,不知真实义。 [31]  中观学重要在于阐扬此...

    悟 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362663.html
  • 三论宗之章疏

    释八不偈时,阐述了兴皇三种方言,以三论一家之理论建立了俗中道、真谛中道、合明中道。此三种中道可谓与其它宗所言大不相同,说明三论宗对的独特见解。谓世谛并非众生分别之境界,而实属佛菩萨为度众生之方便慧境;真谛亦非真实之境界,只是为识俗而佛所说的言教。故说依谛生慧为众生说法,广破迷执。此《疏》为学习《中论》的主要著述。  《百论疏》:共十六卷,隋吉藏撰,收于《大正藏》第四十二册。《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646715.html